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细辛的别名 5 来源 6 产地 7 性味归经 8 细辛的功效与主治 9 使用禁忌 10 配伍禁忌 11 细辛的化学成分 12 细辛的药理作用 13 组方精选 14 服用细辛期间饮食禁忌 15 细辛中毒 15.1 不良反应机制 15.2 细辛中毒的症状 15.3 治疗 16 细辛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3.1 北细辛 16.3.2 汉城细辛 16.3.3 华细辛 16.4 鉴别 16.5 检查 16.5.1 水分 16.5.2 总灰分 16.5.3 酸不溶性灰分 16.5.4 马兜铃酸I *** 16.5.4.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6.5.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6.5.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6.5.4.4 测定法 16.6 浸出物 16.7 含量测定 16.7.1 挥发油 16.7.2 细辛脂素 16.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6.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6.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6.7.2.4 测定法 16.8 细辛饮片 16.8.1 炮制 16.8.2 检查 16.8.2.1 总灰分 16.8.3 鉴别 16.8.4 检查 16.8.5 浸出物 、含量测定 16.8.6 性味与归经 16.8.7 功能与主治 16.8.8 用法与用量 16.8.9 注意 16.8.10 贮藏 16.9 出处 1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细辛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细辛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细辛 * 细辛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xì xīn
2 英文参考Asarum sieboldi Mig., herba asari cum radice [朗道汉英字典]
asari radix,asiasari radix,asiasarum,manchurian wildging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细辛
细辛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f. seoulense (Nak.) C.Y. Cheng et C.S. Yang 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的干燥全草[1]。
细辛属辛温解表药。
《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细辛的别名小辛、少辛。
细草、小辛、金盆草、玉香丝、细参、玉番丝、独叶草等。
小辛、少辛、独叶草、金盆草、北细辛[2]。
细草、小辛、金盆草、玉香丝、细参、玉番丝、独叶草[3]。
5 来源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Schm. var.mandshuricum (Maxim.) Kitag. 或华细辛A.sieboldii Miq.汉城细辛A.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的全草[2]。
6 产地细辛主产东北及陜西等地[2]。
7 性味归经细辛味辛,性温,有毒;入肺、肾经[2]。
8 细辛的功效与主治李明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等症,可用本品治疗。口疮喉痹等用它,是因它能散浮热。辛能泄肺,所以风寒咳嗽等症可用它;辛能补肝,所以胆气不足、惊、眼目等症可用它;辛能润燥,所以耳闭、便涩者可用它。
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的功效[2]:
细辛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风寒湿痹,寒饮喘咳,鼻渊:煎服,1.5~3g[2]。
细辛煎水含漱治齿痛[2]。
细辛研末醋调敷脐部,治口疮糜烂[2]。
细辛为眼科常用祛风散寒药,具有祛风,散寒止痛,宣通目窍的功效:
(1)用于风寒犯目所致目赤肿痛,白睛紫赤,黑睛翳膜等。常与麻茸、藁本等配伍,如四味大发散。
(2)用于绿风内障、青盲等。本品性善走窜,能开日窍,通玄府,用治绿风内障,常于平肝熄风药中加入本品以开通玄府,如绿风羚羊饮;用治青盲,常于补益肝肾方药中加入本品,以宣通目窍,如用驻景丸加减方中加入细辛、猪脊髓,治疗青盲有较好疗效。
9 使用禁忌血虚头痛、肺热咳喘、阴虚干咳等忌服细辛[2]。
10 配伍禁忌细辛反藜芦[2]。
11 细辛的化学成分细辛含有细辛醚、甲基丁香酚等挥发油。
汉城细辛全草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有:甲基丁香油酚、黄樟醚、细辛醚等[2]。
辽细辛挥发油有蒎烯、樟烯、细辛脑等[2]。
根含左旋细辛脂素、卡枯醇等[2]。
华细辛挥发油含α侧柏烯、月桂烯、α松油醇等[2]。
辽细辛还另含消旋去甲基乌药堿[2]。
12 细辛的药理作用细辛的药理作用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抗惊厥,免疫抑制,增加冠脉流量,抗氧化,抗缺氧,抗细菌真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细辛的挥发油对兔有解热、镇痛作用,并可使人舌的黏膜麻醉,对豚鼠有局麻作用[2]。
细辛挥发油可降压,并拮抗家兔心肌急性缺血[2]。
细辛挥发油可使动物先兴奋,而后抑制,最后呼吸麻痹而死[2]。
细辛醇浸液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痢疾及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2]。
细辛醇提物对心血管系统有兴奋肾上腺素能β受体的广泛作用[2]。
甲基丁香油酚对动物静脉注射有麻醉作用,能直接松弛气管平滑肌,能镇咳细辛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2]。
细辛油有免疫抑制作用[2]。
细辛中含抗癌活性成分[2]。
13 组方精选1、中风(突然倒下,不省人事)。用细辛末吹入鼻中。
2、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用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研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送下。
3、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4、口舌生疮。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5、牙齿肿痛。口中溃烂,用细辛煎成浓汁,多次漱口,热含冷吐。
6、鼻中息肉。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7、耳聋。用细辛末溶在黄蜡中,团成小丸。每棉裹一丸。塞耳中。此方名“聪耳丸”。
14 服用细辛期间饮食禁忌服用细辛忌吃貍肉和生菜[4]。
15 细辛中毒细辛属辛温解表药[3]。含有细辛醚、甲基丁香酚等挥发油[3]。药理作用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抗惊厥,免疫抑制,增加冠脉流量,抗氧化,抗缺氧,抗细菌真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3]。
服用生细辛及煎煮时间过短都易引起中毒。
15.1 不良反应机制细辛的挥发油中的有毒成分,能够先兴奋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最后导致呼吸麻痹致死。服用生细辛及煎煮时间过短都易引起中毒。[3]
15.2 细辛中毒的症状细辛中毒症状明显,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瞳孔散大、面色潮红、口渴、脉速、血压升高、颈强直、肌肉震颤,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抽搐、意识不清、昏迷,最后因呼吸肌麻痹致死。[3]
15.3 治疗细辛中毒的治疗要点为[5]:
1.催吐、洗胃、导泻等促进毒物排出
用1:4000的高锰酸钾液洗胃;可服用蛋清,乳汁或通用解毒剂;也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2000ml,加入3g维生素C静脉滴入。
2.对症治疗
制止惊厥,静脉给苯巴比妥钠0.3~0.5g,2~3/d,10%水和氯醛 *** ,或地西泮10~20mg肌注,还可给安定和安官牛黄丸;尿闭时,导尿或口服氢氯噻嗪50mg,3/d。
16 细辛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细辛
Xixin
ASARI RADIX ET RHIZOMA
16.2 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l.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16.3 性状 16.3.1 北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具短分枝,长1~10cm,直径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cm,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0.1cm;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和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16.3.2 汉城细辛根茎直径0.1~0.5cm,节间长0.1~1cm。
16.3.3 华细辛根茎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长0.2~lcm。气味较弱。
16.4 鉴别(1)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部分残存。皮层宽,有众多油细胞散在;外皮层细胞1列,类长方形,木栓化并微木化;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中柱鞘细胞1~2层,初生木质部2~4原型。韧皮部束中央可见1~3个明显较其周围韧皮部细胞大的薄壁细胞,但其长径显著小于最大导管直径,或者韧皮部中无明显的大型薄壁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4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细辛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细辛脂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6.5 检查 16.5.1 水分不得过10.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 第三法)。
16.5.2 总灰分不得过1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6.5.3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6.5.4 马兜铃酸I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VI D)测定。
16.5.4.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理论板数按马兜铃酸I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10 30~34 70~66 10~18 34~35 66~65 18~20 35~45 65~55 20~30 45 55 30~31 45~53 55~47 31~35 53 47 35~40 53~100 47~ 0 16.5.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马兜铃酸I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μg的溶液,即得。
16.5.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6.5.4.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马兜铃酸I(C17H11NO7)不得过0.001%[6]。
16.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9.0%。
16.7 含量测定 16.7.1 挥发油照挥发油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
16.7.2 细辛脂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VID)测定。
16.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柱温40℃,检测波长为287nm。理论板数按细辛脂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20 50 50 20~26 50→100 50→0 16.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细辛脂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16.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6.7.2.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细辛脂素(C17H11O7)不得少于0.050%。
16.8 细辛饮片 16.8.1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阴干。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根茎呈不规则圆形,外表皮灰棕色,有时可见环形的节。根细,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切面黄白色或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16.8.2 检查 16.8.2.1 总灰分同药材,不得过8.0%。
16.8.3 鉴别(除根横切面外) 同药材。
16.8.4 检查(马兜铃酸I *** )同药材。
16.8.5 浸出物 、含量测定同药材。
16.8.6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肺、肾经。
16.8.7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7],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16.8.8 用法与用量1~3g。散剂每次服0.5~1g。外用适量。
16.8.9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16.8.10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16.9 出处《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