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郭海燕是做什么的

郭海燕是做什么的

郭海燕

郭海燕,女,汉族,北京人,中国***产党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她出生于1949年6月,虽已从首都师范大学的教学岗位上退休,但她的教育艺术生涯却在不断延续和拓深。从1984年春天起,她应邀在全国各地演讲、讲学、报告,至今已超过3000场,深受听众的喜爱。

郭海燕是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教育艺术》杂志的创办人之一。

在长期的教育艺术研究与实践中,郭海燕教授不仅在教育艺术实践中取得了成绩,而且著书立说,构建了严密的教育艺术体系。与此同时,她的一系列关于教育艺术、演讲美学的著作被许多高校、专业演讲培训机构当做教材。

中文名:郭海燕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49年6月

职业:教师、作家

毕业院校:首都师范大学

信仰:***产主义

主要成就:2011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代表作品:《教育艺术》

性别:女

职称:教授

职务: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

人物简介

郭海燕,女,中***党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北京市委讲师团特约报告人,中***北京市委讲师团专家团成员,北京市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团特约报告人,北京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教育艺术》杂志主编(国家一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副理事长。

郭海燕的名字和业绩被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著名编辑记者词典》、《中国学术界名人录》、《中国艺术界名人录》等。

她被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西机械大学等高校聘为特邀教授或客座教授.。

1994年——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多次应邀赴美国、英国、韩国、日本及香港、澳门访问讲学,参加会议。

人物事迹

倾心演讲

30年前,怀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郭海燕走出书斋,走入群众中间演讲,以一个演讲家的形象被首都的青年所认识,并迅速走向全国,蜚声中外。在30年的演讲中,她不断学习、总结、提升,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演讲艺术风格。

她到学校、到厂矿、到农村、到灾区演讲,哪里需要正能量,她就出现在哪里。她宣讲真善美、宣讲改革开放、宣讲北京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等,每一个主题都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她关注大学生创业,关注农民工孩子的就学,关注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关注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她把说理建立在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所以,真诚、炽烈的情感因为有着理性客观的内涵而更加富有感染力、感召力、说服力。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她请人制作了条幅,作为首都师范大学和教育部委派的专家志愿者赶赴重灾区,长途奔波1000多公里,为多所学校进行义务演讲和心理辅导;她带领数千名中小学生一次又一次把“我不言败,谁能败我?我不言弃,谁能弃我”的口号喊得震天动地。直到今天,许多人对她的演讲依然有着清晰的印象。她为自己的呐喊而欣慰和自豪,她认为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真诚热烈的心灵呼应,每一次宣讲都是精神的升华。

“百万首都大学生同上一堂课”活动由中***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举办,***举办了12场。每堂课在一所学校设立主课堂,其他高校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组织相应课堂,与主课堂同步收看,同时学习。活动主讲嘉宾有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著名党史专家梁柱及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2007年12月3日,“百万首都大学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继续开讲,郭海燕教授主讲“十七大精神与青年的责任和使命”。郭海燕教授作为十二名主讲嘉宾中唯一的女性,凭借她出色的才华,让繁冗单调的政治报告充满磁性,充满活力,给人启发,催人奋进,起到了凝心聚气、铸魂强基的效果。

郭海燕教授善于概括,擅长解读,善于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善于援引容易为群众理解记住的、短小精悍的警句格言、诗词歌赋,使演讲于激昂慷慨之中呈现许多亮点。她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精彩纷呈、激情涌动,让现场听众产生了强烈的***鸣。她的每一次演讲,总是让听众们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做21世纪的强者!”她的开场白振奋人心,听众心中的热情之火瞬间燃起!

“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她的声音铿锵有力。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郭海燕教授的教育艺术实践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郭海燕教授的演讲生涯里有许多“连轴转”日子。她每年在紧张繁忙地教学、研究、办刊、办会、著书、写稿、主持讨论培训、处理来信、接待来访之余,受邀演讲100多场,让人不得不惊叹她精力的充沛。繁忙的生活、紧张的节奏,并没有使她的报告有一丝的缺憾,她的报告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善于将深刻的哲理与学生思想实际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喷涌的激情,使听众获得心灵的洗礼。

郭海燕教授对教育艺术的潜心研究和积极实践,使她获得了诸多荣誉。从1993年起,郭海燕教授一直是北京市理论宣传、干部教育的品牌——“灵山杯”一等奖获得者。2007年,她所作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报告荣获“灵山杯”特别奖。2008年6月,郭海燕教授再获北京市“灵山杯”特别奖。2009年9月,郭海燕教授获得“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1年2月,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的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标兵)评选活动中,她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是北京高校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2012年9月,郭海燕等人组成的师生宣讲团在北京市“党在百姓心中”宣讲“双十佳”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基层百姓宣讲团”称号,她从众多的理论宣讲员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学习宣传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理论宣讲之星”。2013年4月,她荣获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颁发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

理论研究

郭海燕教授的研究与她的实践是紧密关联的,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她都能不断创新。她十分善于在各学科之间找到结合点,在边缘地带突破,她把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文学、美学等结合起来,形成她的思想教育艺术理论框架,又在教学与演讲的实践基础上总结提升,上升为理论。作为首都师范大学的一名教师,她接触最多的是青年学生,此外,还有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因此,研究青年,研究听众,是郭海燕教授教育艺术理论研究中两个重要的版块,也是成果辉煌的版块。她的理论因为有着丰厚的实践根基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青年、贴近群众,往往见微知著;她的教育教学实践因为有严谨、深入的理论研究支持所以凸显教育的本真。

郭海燕教授认为,演讲要想受到听众的欢迎,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就是和时代同步。如果讲不好,台下听众是受罪,台上的演讲者更是受罪。因此,必须研究听众。她在多篇论文和多本著作中谈到了对听众的研究,仅就《宣讲艺术与演讲口才》一文而言,这篇近两万字的长篇论文,其中四分之一谈的都是对听众的研究,文中直接提到“听众”的地方多达61处,可以说都是从听众的角度探讨演讲艺术的,所以非常有针对性,是研究演讲艺术的重要文献。在这篇文章中,郭海燕教授系统阐述了演讲应努力达到的“寓意贵远,用词贵辩,造句贵新,练字贵响”的境界,成功的演讲应该做到四有,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悟,言之有序。否则,你的演讲就脱离听众甚至引起逆反心理。她认为,有思想而无口才、有口才而无思想、有口才有思想但是缺少人文关怀和必要的激情,都是有缺陷的演讲。

1994年11月到1995年11月,郭海燕受首都师范大学委派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进行访问学习、合作研究。在香港期间,正值香港主权回归祖国的时间迫近,香港青年的思想空前的活跃。郭海燕以一名教育学者的眼光审视香港、以社会学家的工作方式了解香港。在时任该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燕翔博士配合下,郭海燕围绕“香港青年状况”这个研究方向,从香港青年对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的认识与基本态度,政治与宗教信仰状况,对中国历史、香港历史的认知程度,对香港社会的看法以及香港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状况等五个方面展开了调查研究。郭海燕历时10个月时间,广泛接触了香港各阶层、各领域的青年,多次参加他们的集体活动,组织他们座谈、讨论,与他们个别谈心,并印发大量了无记名调查问卷。10个月中,郭海燕***计为香港大学生及社会青年义务讲课45次,参加青年集会8次,组织青年座谈4次,走访高等院校7所,与青年个别谈心73次,取得了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万3千字的调查研究报告《香港青年状况之研究》,这份调查报告通过对香港青年的思想动向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香港18-40岁的青年群体做出了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

郭海燕在研究报告的结论中指出:“香港青年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是香港社会最为敏感、最富冲击力的一部分。”香港青年是一个务实的、诚实的群体。香港青年是一个文明的社会群体,又是一个不成熟的社会群体。“香港青年与大陆青年一样,是一个希望与失望并存的群体,是一个思索伴随着迷惘的群体,是一个兴奋而又容易颓丧的群体,是一个勇敢而又常常懦弱的群体。他们需要关心、理解与帮助,他们需要整个社会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文明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与氛围。”

郭海燕的这个报告,对于香港特区政府乃至中央政府正确有效地开展对青年一代的教育与引导工作,有的放矢地给青年一代以必要的关怀与爱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为有着对香港青年的深入了解和对香港社会的深刻认知,郭海燕关于香港问题的近200场报告成为当时最受听众欢迎的报告,她也成为最受中国大陆香港两地欢迎的“香港问题专家”。

作为一名学者,她主持并完成了众多国家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如中宣部重大项目“思想教育艺术概论”、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项目之子课题——班主任培训”、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2009年、2010年国家培训项目——全国骨干高中班主任培训”等,并担任首席专家。还主持并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实验与课堂教学变革研究”子课题“教育艺术与演讲美学研究”,教育部项目“大成美育之子课题——教育艺术与演讲美学研究”、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爱国主义教育新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项目“演讲美学概论”等。她就像一个火车头,牵引着教育艺术研究团队的列车向前飞奔,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多方面的喜人成就,在教育艺术研究和实践领域成绩斐然,影响深远。

她的研究植根于现实,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她严谨治学,力求用翔实的数据、不可辨驳的事实阐述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她的学术论文一扫演讲文本铺张扬厉的风格,庄重谨严,充满思辨色彩。翔实的数据,客观的描述,公允的评价,让她的论述理性、质朴、严谨、厚重。

为真切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她经常深入青少年娱乐场所调研。当了解贩毒吸毒现象仍有蔓延,北京一些娱乐场所的吸毒者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最大的30多岁,其中年龄最集中的是16岁至19岁的青少年时,她深入调研,撰写了《高度重视毒品犯罪现象──北京市青少年涉毒问题研究》一文,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3期。她撰写的《试论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的特点》、《大学生情爱价值观发展趋势及相关措施分析》等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刊物上,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当看到青年思想教育面临困境,她主持了关于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讨论,探索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当网络兴起,她为网络和手机色情淫秽信息及其他丑恶现象的泛滥,侵蚀和危害青少年而痛心疾首,更加感到自己责任的沉重,为此,她大声疾呼,指出,我们追求的教育,“应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应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个独立完整的权利载体的教育,应是诗化、美化、艺术化的教育,应是能让一切淫秽低俗恶搞的东西为之却步、望而生畏的教育,应是集人类文明之大成、集人类美德之大成的教育。我们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反复证明,这样的教育是深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是很有成效的!几十年如一日宵衣旰食、锲而不舍的努力,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为祖国的下一代打造一片晴朗的蓝天’!”

凭借厚重的实践、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功底、勤奋的思考,她撰写了数百万字的著作,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演讲美学体系。她是当代演讲美学研究最重要的开拓者,她的《人生·社会·理想》、《实用演讲艺术》、《实用演讲美学》、《思想教育艺术概论》、《磁性与魅力》、《人生论证》、《思想教育范例评析》、《思想教育对话撷英》、《思想教育通讯集》、《思想教育方法举隅》、《思想教育艺术漫话》、《爱国主义教育新论》、《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用演讲艺术》、《演讲美学》、《素质教育论坛》、《小小演讲家》等著作一版再版,许多著作被作为演讲培训的经典教材,并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她的名字和业绩被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著名编辑记者词典》、《中国学术界名人录》、《中国艺术界名人录》等,多次应邀赴美国、英国、韩国、日本及香港、澳门访问讲学,参加会议。

她在学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者,却从不停止学习;听众称她是演讲艺术大师,她却始终谦恭平和,永远保持进取之心;她协助著名演讲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李燕杰完成了诸多工作,是李燕杰先生最得力的助手,但从不居功,而视为分内之事;她历经磨难,磨难没有压垮她,而是成就了她的刚毅与坚韧;她曾在人生最灿烂的年龄蒙受冤屈,却始终坚信党、忠于党,并主动积极做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宣传者、宣讲者、践行者。她以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实践,履行着在党旗前的庄严承诺。

所获荣誉

1998年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同年获北京市灵山杯优秀党课一等奖,2002年,2005年获北京市灵山杯优秀报告一等奖(北京市党课报告的最高奖项,由中***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北京市委讲师团设置、每年在全市进行评选),2006、2008年两次获此一奖项的最高级别——北京市灵山杯优秀报告特别奖。还曾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1994年,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优秀党员、铸魂金杯奖等多种奖项。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1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是北京高校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

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有:《爱国主义教育新论》、《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用演讲艺术》、《演讲美学》、《素质教育论坛》、《美的和弦》等,并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刊物发表。

完成课题

1、中宣部重大项目:思想教育艺术概论

2、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项目之子课题——班主任培训

3、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2010年国家培训项目——全国骨干高中班主任培训。担任首席专家

4、国家教育部项目:大成美育之子课题

5、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爱国主义教育新论

6、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7、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项目:演讲美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