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是等待喂食的意思。
嗷嗷待哺,是文章及生活中常见的汉语成语,“嗷嗷”表示哀号声,“哺”代表喂养。原指小鸟饥饿时叫着,等待母鸟来喂食。在文章及生活中多用作比喻饥饿时渴望得到食物的情景,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援助,多用来形容灾民饥饿的惨状。
该成语偏正式,多在文章和句子中作为谓语和定语来使用,多用来表示处境困难需要援助。嗷嗷待哺的近义词有啼饥号寒、嗷嗷待食、涸辙之鲋、饥寒交迫等,反义词有丰衣足食、安家立业、穷奢极侈、家给人足等。
嗷嗷待哺的出处和典籍应用。
嗷嗷待哺这一成语最早出自于《诗经·小雅·鸿雁》中的“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一句。表示幼鸟哀号等待喂食。
在汉代诗人荀悦所著的《前汉纪·成帝纪三》中也曾用到过该成语的延伸词,“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这里的“嗷嗷苦之”则是嗷嗷待哺的延伸词,用来形容平民百姓的苦难境遇及饥饿的惨状。
在《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中也出现过该成语,“天启三年四月上丁卯(初八),平辽总兵毛文龙塘报言,见今各兵已两月乏粮,嗷嗷待哺,乞赐兵饷接济。”这里的嗷嗷待哺则是直接表示极其饥饿缺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