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基本解释囫囵:指整个儿的东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示例: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同韵词阖门却扫、兔子不吃窝边草、针头线脑。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结构偏正式。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偏重于不求甚解。
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译文
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对牙齿却有损害。"有一个傻瓜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吃梨子的时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了;吃枣子的时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
示例
①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囫囵吞枣。(宋代朱熹《答许顺之书之三》)
②我读《水浒传》,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知道粗略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