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气府简介

气府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京门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气府穴的定位 10 气府穴的取法 11 气府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气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气府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气府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气府穴研究进展 17.1 抑制肾脏的泌尿作用 17.2 治疗尿路结石 17.3 治疗泌尿系结石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气府 1 拼音

qì fǔ

2 英文参考

Jīngmén GB25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气府为经穴别名,即京门[1]。出《针灸甲乙经》。

穴位 京门 汉语拼音 Jingmen 罗马拼音 Chingmen 美国英译名 Capital Gate 各

号 中国 GB25 日本 25 法

国 莫兰特氏 VB25 富耶氏 VB25 德国 G25 英国 G25 美国 GB25

京门为经穴名(Jīngmén GB25)[2]。出《脉经》。别名气府、气俞[3]。属足少阳胆经[2]。京门是肾的募穴[2]。京同“原”,门即门户,此穴为肾募,肾主一身之原气,此为原气募集之处,故名京门[2]。京门穴主治腰,肾等疾患:如腰脊痛,项背寒,肩胛内廉痛,胁肋痛,腹胀,小便不利,溺黄,小腹痛,洞泄下痢,水肿,腰痛,胁痛,泄泻,肠鸣,呕吐,现代又多用京门穴治疗肾炎,肠疝痛,肋间神经痛,尿石病,肠炎,腰背肌劳损,腹痛等。

4 京门穴的别名

气府、气俞(《针灸甲乙经》)。

5 出处

《脉经》:肾俞在背第十四椎,募在京门。

6 穴名解

京同“原”,门即门户,此穴为肾募,肾主一身之原气,此为原气募集之处,故名京门[2]。

京,与丘同义,高大之土阜。门,人所出入之处为门。穴在第12肋骨前端,第11肋骨下缘,俗称蜷窝,以其蜷卧成凹也。其处四周隆起,所在犹如胸廓大丘之门,可用以止恐定惊。京门为肾之募穴,为肾气募集出入之大门。[4]

7 特异性

京门是肾的募穴[2]。

8 所属部位

腰[5]

9 气府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京门穴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肾的募穴[6]。

京门穴位于上腹部,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际。侧卧取穴[2]。

京门穴位于侧腰部,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针灸甲乙经》、《针灸集成》等)[3]。

另说“一头齐神阙,一头齐命门,折中是穴”(《循经考穴编》):“脐上五分,旁开九寸半”(《类经图翼》)。

京门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京门穴在腰部的位置

京门穴在腰部的位置

京门穴在腰部的位置(肌肉)

京门穴在腰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气府穴的取法

侧卧位,于侧腹部,当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取穴。

京门穴位于上腹部,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际。侧卧取穴[2]。

侧卧位,于侧腹部,章门后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下际取穴[7]。

11 气府穴穴位解剖

京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部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布著第十一肋间神经。皮肤由第11、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的侧支的前支重叠分布。腹肌是腹壁的重要组成部。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最浅层,肌束由后上方向前下斜行;深层的腹肌由后下方向上方斜行;腹横肌则由后向前横行。因此,腹肌能保持腹腔内一定的压力(腹压),以维持腹腔内器官的正常位置。穴位腹腔内对应器官,有升(右)降(左)结肠、小肠、乙状结肠等。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2]。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1、第1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第11、第12肋间神经和动脉分布[8]。

位于侧腰部,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针灸甲乙经》、《针灸集成》等)[3]。

12 气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京门穴具有健脾通淋,温阳益肾的功效。

京门穴有和胃温肾、化气利水的作用[2]。

京门穴为肾之募穴,肾主水,且腰为肾之府,故主小便不利、水肿、腰痛[9]。

京门穴在胁下,近于腹部,故可调理肠腑而主腹胀、泄泻、肠鸣[9]。

京门穴为肾募,具有利尿通淋、补肾温阳之功效[9]。

京门穴穴属肾募,肾主水,该穴主治水道不利,为水道之门户,有滋肾壮阳、通利下焦之功[4]。

13 气府穴主治病证

京门穴主治腰,肾等疾患:如腰脊痛,项背寒,肩胛内廉痛,胁肋痛,腹胀,小便不利,溺黄,小腹痛,洞泄下痢,水肿,腰痛,胁痛,泄泻,肠鸣,呕吐,现代又多用京门穴治疗肾炎,肠疝痛,肋间神经痛,尿石病,肠炎,腰背肌劳损,腹痛等。

京门穴主治腰、肾等疾患:如腰脊痛、项背寒、肩胛内廉痛、胁肋痛、腹胀、小便不利、溺黄、小腹痛、洞泄下痢等[2]。

京门穴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腰痛、胁痛、腹胀、泄泻[8]。

京门穴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腰痛;胁痛;腹胀,泄泻,肠鸣,呕吐[7]。

现代又多用京门穴治疗肾炎、肠疝痛、肋间神经痛等[2]。

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疝痛、尿石病、肠炎、肋间神经痛、腰背肌劳损等[9]。

京门穴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腰痛;以及肾炎等[3]。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疝痛,尿石病;

2.其它:肋间神经痛,腰背肌劳损,肠炎。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2][3][8]。

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7]。

注意:京门深部有重要脏器,不可直刺或深刺[7]。

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8]。

14.2 灸法

可灸[2][8][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气府穴的配伍

京门配肾俞、三阴交,有补肾壮腰的作用,主治肾虚腰痛。

京门配天枢,中脘,支沟,有宽肠通腑气的作用,主治腹胀。

京门配命门、肾俞、志室、委中、三阴交,治肾虚腰痛[7]。

京门配天枢、中脘、三阴交、足三里,治腹胀[7]。

京门配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治水肿[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腰痛不可久立仰俯,京门及行间主之。

《针灸甲乙经》:瘗,脊强反折,京门主之。寒热,腹胀膜,怏怏然不得息,京门主之。溢饮,水道不通,溺黄,小腹痛,里急,肿,洞泄,体痛引骨,京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京门、照海,主尿黄,水道不通。

《针灸大成》:主肠鸣,小肠痛,肩背寒,痉,肩胛内廉痛,腰痛不得俯仰久立,寒热腹胀,引背不得息,水道不利,溺黄,小腹急肿,肠鸣洞泄,髀枢引痛。

《类经图翼》:主治肠鸣洞泄,水道不利,少腹急痛,寒热膜胀,肩背腰髀引痛,不得俯仰久立。

17 气府穴研究进展 17.1 抑制肾脏的泌尿作用

针刺京门穴有抑制肾脏的泌尿作用,针后3小时的排尿量较正常组减少14.1%~14.4%。

17.2 治疗尿路结石

针药结合治疗尿路结石。针刺主穴取肾俞(双侧)、京门、关元、中极,配穴取阴陵泉、三阴交。用捻转强 *** 手法进针,得气后接通电针治疗仪,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四金排石汤”:金钱草30 g,郁金15 g,海金沙10 g,鸡内金10 g,车前子30 g,木通10 g,石苇15 g,扁蓄10 g,瞿麦10 g,甘草6g。加减“四金排石汤”:膀胱湿热重者,加滑石30 g,栀子10 g;血尿严重者,加小蓟30 g、地榆12 g;病久肾虚者,加熟地黄30 g、知母10 g;气虚明显者,加黄芪30 g、茯苓15 g。上方水煎2次,取汁400 mL,每日1剂,早、晚各1次温服,7d为一疗程,***进行3个疗程。***治疗68例,治愈5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9]

17.3 治疗泌尿系结石